十五运大家谈|专访广州市规划院胡峰:从巴黎奥运的松弛感看赛事与城市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4-08-31 18:56来源:证券之星阅读量:12662   

塞纳河上的开幕式、埃菲尔铁塔下的排球比赛、协和广场的三人篮球场……2024年巴黎奥运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场体育盛事像一场“大型派对”,融入城市大街小巷,引导全民狂欢,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城市魅力。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如今,大型体育赛事不仅成为展现城市活力的窗口,更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2025年11月,由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广州开幕。赛事如何提升一座城?作为承办赛事最多的城市,广州将如何答题?

日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人居环境景观院院长胡峰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他表示,大型赛事并非一个城市的“必答题”,重要的是通过赛事这个媒介提升城市品牌。他认为,办赛事要为城市和人民创造价值,让老百姓觉得办赛对生活有所改善,进而有城市“主人公”的感觉,这样才是成功办赛。

城市空间与赛事活动紧密结合

南方财经: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去巴黎了,这次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到访,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胡峰:我最核心的感受是巴黎把城市空间和赛事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1月份去巴黎时,奥运会还在筹备阶段,所以看到了一些建设的过程,比如当时巴黎市中心的协和广场已经搭了一个三人篮球场,我们还亲自去打了场球,这种体验非常独特。

其次,巴黎这次办赛很有松弛感,并没有追求过度的宏大场面,而是依托于其本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办赛经历去规划赛事和城市。例如,开幕式上,Lady Gaga这样的世界级巨星也是在一个小台阶上表演,这也是城市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实际上,无论是巴黎还是广州,都已经达到了不再需要通过赛事的宏大叙事来彰显自身的阶段。办赛事是要为城市和人民留下一些东西,要让百姓感受到社会和城市是跟我有关系的,我觉得这也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一个方向。

南方财经:你提到巴黎将城市空间和赛事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具体是如何有效融合的?

胡峰:首先,巴黎对城市景点和历史建筑进行了改造和再利用,只新建了少数场馆,把比赛搬进了标志性景点中,比如把沙滩排球比赛安排在埃菲尔铁塔下,将击剑和跆拳道安排在巴黎大皇宫。这种做法一方面展示了城市的历史魅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新建建筑可能带来的长期运营风险和财力投入。如果运营得好,新建场馆可能成为城市的长期资产;如果运营得不好,它们可能会成为“城市包袱”。因此,重新利用现有设施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如何通过体育赛事提升一座城?

南方财经:2025年十五运会将在广州开幕,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广州应如何十五运会这一机遇?

胡峰:在当前的存量时代,我们计划借助这次全运会,让城市现有的空间“活起来”。首先,在空间上,可以使用以前的体育场馆和城市空间,甚至是历史建筑。广州2000多年的历史,保留了很多老建筑,可以在老建筑里面办一些比赛和活动。比如,我们正在跟十五运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策划在海心沙设立三人篮球赛场地,让老百姓的生活空间变得更有活力。比赛结束以后,这些场地依旧保留并且不定期举办活动,甚至可以让奥运冠军来这里跟市民互动,让大家对城市更有认知感,更生动展现运动员的精神风貌,让小朋友都能认识到奥运健儿没有这么神秘,就是我们身边热爱体育、为梦想拼搏的人,带动全民运动,这会给城市带来很多正向引导。

同时,我们还提出了“精致街区”的概念,通过“做减法”,把赛区跟城区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例如,天河体育中心在全运会期间将作为赛区,通过设置物理隔离设施来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赛事结束后,这些临时隔离设施将被拆除,体育中心将成为市民可以自由使用的公共空间,提供各种体育设施供市民使用。

此外,我们还在规划中倡导“生活处处皆体育”的理念,这与广州正在进行的城市更新紧密结合。我们将城市的公共空间整合在一起,提升城市的品质。比如计划将珠江沿线打造成为“健康40里”的公共空间,通过连通河岸两侧的城市空间,可以打造一个大型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开放、舒适、便利的环境,激发市民参与各种体育和休闲活动的热情。

迎接十五运会,广州办赛的核心理念是将赛事与城市相结合,这两者一定不是割裂的。我们借助赛事规划城市品质空间和便民设施,要让老百姓觉得办赛对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进而有城市“主人公”的感觉,这个赛事才是成功的。

南方财经:国内其他城市也举办过大型体育赛事,如杭州举办过亚运会、成都举办过大运会等。你觉得广州举办体育赛事活动有哪些优势?

胡峰:广州在举办体育赛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广州已经成功举办过亚运会、六运会等多次大型赛事,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和成熟心态。这种经验使得我们在筹备和执行赛事时更为从容,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期望和压力,要求我们必须超越以往,举办一届具有特色和创意的全运会。

其次,广州作为体育强市,有浓厚的体育氛围。一方面,广州的体育民间活动活跃,市民的参与度强。另一方面,广州的体育产业发展雄厚,为赛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本土品牌“双鱼”就是奥运会的供货商,这展示了广州体育产业的实力。

此外,广州的地理位置和空间特点为体育赛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广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山、有江、有海。近年来,城市发展也是围绕这些公共空间展开,例如绿道、骑行道等工程,既强化了城市空间的联系,也为营造城市体育氛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以广州河道为例,未来也适合开展水上运动,像珠江可以进行皮划艇,而且与沿线地道串联能提供更多样的活动,一方面打造城市品牌,另一方面带动水上运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是能体现出广州城市特点和城市品牌的一种赛事活动。

南方财经:你认为可以如何通过体育赛事来提升一座城?

胡峰:体育赛事并非城市发展的“必答题”,但是一个很好的媒介,为提升城市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们国家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赛事正是这样一个能够凝聚人心、集结各方力量共同完成重大任务的契机。如果只是为了赛事本身而举办赛事,会失去这次机会的真正意义。因此,应该把赛事当作一个塑造城市品牌的“窗口”,借以完成那些本来应该做但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可以借助赛事实施城市规划项目,推动城市结构性的变化。2010年,广州借助亚运会成功打造了花城广场。这次利用全运会的机遇,可以把珠江沿线或城市中轴线等重要区域做一次全面提升。以中轴线为例,天河体育中心是一个重要的体育节点,而南面的海珠湿地则可以作为一个生态节点,借助赛事提升两处节点的建设,城市的中轴线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活力。

此外,赛事结束后留下的“遗产”,可以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例如,射击等赛事的比赛场地,可以与当地的民宿、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形成主题街区,不仅可以吸引游客参与体育活动,还能带动当地的餐饮、住宿和娱乐产业发展,让比赛场地在赛事结束后继续为城市和市民服务。从产业的视角来看,这种主题街区可以引导一种“复合型消费”,推动多产业共同发展,为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之,我们希望借助赛事留下一批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的活力和公共性,进而提升城市品牌,这样城市才能吸引资本和人才。如今,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们“用脚投票”的意愿,这是指人们基于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认同而选择留在这座城市。只有留住人,才能带动产业发展,进而激发经济活力,城市经济才会蓬勃向上。

南方财经:十五运会由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你认为通过此次赛事将如何推动粤港澳的融合发展?

胡峰:从国家层面来看,这是“一国两制”政策实践成果的体现。此次全运会是粤港澳大湾区在办赛机制和体育规则等方面融合的一次重要尝试。通过共同办赛,可以探索和实践三地在体育赛事方面的合作模式,为未来更广泛的合作奠定基础。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粤港澳三地实际上是同根同源的。共同举办全运会可以加强三地人民对文化的认同感,我们计划打造主题片区展示南粤文化的精髓,也是希望进一步加深三地在文化层面的交流与融合。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