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马路牙子边,挤满了午睡的新中产
2024年了,“人就是要待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这句话,想来大家已经说腻了。
只是,当其他城市还在费劲寻找实践“公园20分钟理论”地点的时候,上海的年轻人已经在马路牙子边实现了“花园自由”。
区别于印象中整齐划一的灌木丛或稀疏的行道树,上海的绿化带直接对标街头花展——春天种上娇艳的虞美人、郁金香,夏天被怒放的蓝紫色绣球花占领,秋天有“落叶不扫”的金黄街道,冬天的花箱里,上百元一支、红艳艳的北美冬青招摇惹眼。
只要镜头拉得够近,试问谁还分得清这是寻常街道还是法国的莫奈花园?
然而供游客打卡不是绿化带长得姹紫嫣红的目的,温暖每个格子间的打工人,才是它们存在的*奥义。
早晨通勤路上,就着微凉的露水走“花路”;徐汇区的人体工学草坪火了,甚至被带着餐盒WildEat的年轻人躺到斑秃;下班后,还能捧着电脑在街心公园里散散班味。
而对资深沪漂来说,最*的松弛感莫过于在看到外地游客惊艳于路边的郁金香和无尽夏时,像本地人一样云淡风轻地说出一句:“说不定明天就换成别的花啦!”
上海的绿化带,卷成户外花园
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绿化带的意义还停留在吸收汽车尾气、增加树荫。而不声不响地把绿化带种成一座座户外花园,是上海最深层次的“精致感”。
其他城市里装点性的月季、杜鹃“花带”,在上海数量直接翻倍,成为路边的花墙;花店里几块钱一支的鼠尾草、康乃馨、郁金香都是上海绿化带的常客,随随便便就种满一片。
走在繁花似锦的上海街头的每一秒钟,能否按捺住蠢蠢欲动的小手,已然成为路人公共素质高低的一大衡量标准。
光是花卉种类繁多也算不得什么,能结合花卉的习性和不同马路的气质,将各色花卉融合成为一个个季节限定的精致景观,才是上海绿化带的过人之处。
比如,在北京西路沿线,考虑到周边的静安雕塑公园和建筑风貌,花箱设计要结合雕塑元素,用鲜艳的绣球搭配轮廓明显的亮片女贞;在南京西路沿线,色彩配置更讲求高雅时尚,需紧跟国际时尚潮流。
外地游客到上海旅行,没和外滩的郁金香合过影,都不算领略过上海的小资情调。人们甚至无需费心搜寻时装周里流行的“薄荷曼波”元素,路边如同开了ins风滤镜的绿化带就是*的时尚单品。
至于本地人,也早已习惯把楼下绿化带的种植当成自己的养花模板。毕竟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何娇贵的海棠花在自家的阳台上养不过3天,但绿化带里风吹日晒的它们还能每天精神抖擞。
虽然说上海生活久了,容易对街头的花团锦簇不以为然,但其实花卉作为绿化景观被种上街头,在上海不过十来年。
2008年,“上海工匠”、城市园艺师朱道义与团队*次在南京西路尝试花卉种植,他们拆掉隔离人行道与车行道的铁护栏,在花箱里种上好看的杜鹃、红掌等,成为了上海最早的街面景观花艺。
“原来都是养在室内的花,现在大面积养在街面,走过路过的老百姓都觉得挺新鲜。”朱道义在接受采访时回忆。
此后,上海越来越多的街区开始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一些重要街区借鉴了南京西路的做法,打造了形态各异的景观花艺。
只是,当外地人还在享受绿化带来的精神充能时,阿拉上海宁对此的认识也已经next level了。“现在每年上海都会对口帮扶云南,采购花卉,云南赚钱,上海‘扮靓’。”一位上海土著如是说,“看见高架桥上都是满满的鲜花,堵车的时候也没脾气啦。”
学会放松,是沪漂的*课
如果说,花繁叶茂的绿化带是为游客和本地人的日常生活锦上添花,那么对沪漂来说,绿化带就是给需要快速驱散“班味”的打工人雪中送炭。
只需往公司附近的绿化草坪上一躺,鼻尖就会萦绕着微微湿润的青草和泥土气息,习惯了空调气息的打工人最缺乏这种贴近自然的滋养。若是太阳能透过头顶的绿茵恰到好处地照在身侧,被强行抑制的困意分分钟席卷而来。
人体工学草坪“长”满了横七竖八的打工人,在诺诺看来一点也不意外。起初,沪漂半年的诺诺被同事邀请到公司附近的绿化带午休时,简直是装备齐全:身穿防晒衣,手持遮阳伞,包里还要背着防潮垫。
当她以为即将抵达精致生活的“战场”时,反倒感受到自己的不合时宜。“我在户外*的妥协就是把鞋脱掉,但平日里看着文文静静的同事直接就躺到草坪上了。”
和身下的土地亲密接触,是最“接地气”的午休方式。
无需担心草地是否会弄脏身上的衬衣,“说不定还有人会把沾上的泥土和碎草看作彰显松弛感的独特装饰。”但放空自己之前一定记得调好闹钟,否则容易因为太过舒适而睡过了头。
即便是午夜下班的疲惫社畜,也能从绿化带处获得些许安慰。毕竟站在路边,看到一棵棵新鲜的花卉在午夜时分“竞争上岗”,已然是格子间里的打工人难得感受到的生机时刻。
午夜时分,工作人员会为路上的绿植换新。
如果幸运的话,此时和环卫大哥攀谈几句,甚至有机会获得一株曾经和自己共享几个月披星戴月通勤生活的绿植。若是能把它重新养活在出租屋的阳台上,某种程度上也算在上海“扎下了根”。
如今提到上海,总是少不了“精致”二字,但每个沪漂真正融入上海的*课,反而是像路边绿化带里的花一样学会放松下来。
在上海,绿化带里的花既不是被层层包裹的精美礼物,也不是各种节日的氛围烘托。它从货架上动辄几十上百的商品,变成了路边再平常不过的凡物,与小笼包、葱油饼没什么两样。
平日里贵价的绣球花,开在路边时变得亲民许多。
正如大家追捧的“松弛感”,你也别太把它当回事。毕竟过于追求“松弛”,反而会转向紧绷。每一个真正懂得绿化带意义的沪漂,不过是在高压中寻找一个自洽的喘息机会。起码在被花草包围的时候,我们可以短暂地停在此刻,不用着急把人生推向下一步。
不管世界有多“卷”,和路边绿化带里的鲜花一起抬头,所有人眼里都只有天上的云卷云舒。
参考资料:
上海,什么样的街区配什么样的花?大有讲究 .上观新闻
朱道义:三十年如一日“雕花琢叶”,“美颜”城市空间要往细里做 . 文汇报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最新